校勘記 熹宗 卷七十二
明熹宗實錄卷七十二校勘記
頁次 | 行次 | 館本 | 校記 |
一 | 前六 | 雜徵 | 梁本徵作征,下同。 |
二 | 前十 | 自逆酋狂逞 | 寶訓自上有慨字,酋作奴。 |
二 | 後一 | 所為問兵之多寡 | 寶訓所作以。 |
二 | 二 | 非止當問 | 寶訓無止字。 |
二 | 六 | 見舩幾何 | 梁本寶訓舩作船。 |
二 | 六 | 人人而覈之 | 梁本寶訓覈作核,下同。 |
二 | 七 | 虛應無實效 | 寶訓應作用。 |
二 | 七 | 按其情罪重輕 | 寶訓按作核。 |
四 | 前十二 | 推縣 | 梁本推作雄,是也。 |
七 | 後十二 | 從來壞士 | 士應作事。 |
八 | 後十 | 將四府鹽票銀 | 影印本府字未印出。 |
十一 | 前二 | 官𨑰侮上 | 梁本𨑰作返,是也。 |
十一 | 三 | 無將之誅 | 之字起,至第十三頁後四行欽奉二字止,據紅本校。 |
頁次 | 行次 | 館本 | 校記 |
十一 | 五 | 果偏狥乎 | 紅本狥作徇。按徇狥正俗字。 |
十一 | 後一 | 世子慈 | 紅本 |
十一 | 二 | 由禎 | 紅本禎作楨,是也。 |
十一 | 四 | 肅泉 | 紅本泉作瀪,是也。明史諸王表失載。 |
十二 | 前八 | 捧讀再四 | 紅本四作三。 |
十二 | 十二 | 資其饕餐 | 紅本資作恣,是也。 |
十二 | 十二 | 物力既拙 | 紅本拙作詘,是也。 |
十二 | 後三 | 覈實餉 | 梁本覈作核。 |
十二 | 六 | 催科并征 | 梁本并作併。 |
十二 | 十一 | 不遺餘力矣 | 紅本力作法,是也。 |
十二 | 十二 | 毋墮其術 | 紅本毋作無。 |
十三 | 前八 | 大臣章奏 | 紅本奏作疏。 |
十四 | 前三 | 南京戶部尚書 | 南字起,至本頁前五行軍餉二字止,已見上卷第二十五頁後六行至後八行。 |
十四 | 後五 | 仍追租正法 | 正字起,至第十七頁前七行威字止,據紅本校。 |
頁次 | 行次 | 館本 | 校記 |
十五 | 前十一 | 李宗善 | 紅本善下有等字,是也。 |
十五 | 後九 | 舟陽 | 紅本梁本舟作丹,是也。 |
十五 | 十一 | 延 | 紅本梁本 |
十六 | 前三 | 湖稅等銀 | 紅本稅作租,是也。 |
十六 | 五 | 請立循環簿 | 紅本請作設,是也。 |
十六 | 後六 | 不啻加十三 | 紅本十下有之字,是也。 |
十六 | 十 | 亦甚勢之可從者也 | 紅本甚作其,是也。 |
十六 | 十一 | 高郵行四十引 | 紅本郵下有復字,十作千,是也。 |
十七 | 前一 | 徵其助袍價 | 紅本其下有銀字,是也。 |
十七 | 九 | 席 | 梁本 |
十七 | 後二 | 中後諸處 | 後字起,至第十八頁前三行原單止,據紅本校。 |
十七 | 五 | 簡汰 | 紅本汰作派,是也。 |
十八 | 前一 | 兩敵相對 | 影印本對字不明晰。 |
十九 | 後九 | 隻雁雙鳧 | 梁本作隻雁雙鳧,是也。 |
頁次 | 行次 | 館本 | 校記 |
二十 | 前二 | 長寇志者之為得也 | 館本之字糢糊。 |
廿三 | 前六 | 孝莊睿皇后忌辰奉先殿行祭禮 | 健按:孝莊係英宗嫡配,係祧廟,奉先殿行祭禮六字應刪。 |
廿五 | 後三 | 民膏𩫈吸極矣 | 梁本𩫈作敦,疑應作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