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勘記 穆宗 卷二十七
明穆宗實錄卷二十七校勘記
頁次 | 行次 | 舘本 | 校記 |
一 | 前二 | 兼翰林院學士呂調陽 | 廣本嘉本作呂調陽兼翰林院學士,是也。 |
一 | 四 | 今天下可憂者在民瘼 | 三本今上有言字,是也。 |
一 | 四 | 能為民舒憂者 | 三本舒作紓,是也。 |
一 | 九 | 自今內外 | 三本外下有官字,是也。 |
一 | 後一 | 在外巡撫各左布政使 | 三本各下有布政司三字。 |
一 | 四 | 兵部車駕司員外 | 抱本無車駕司三字。 |
一 | 五 | 李鶚為河南僉事 | 三本河南作按察司,事下有科四川鶚河南六字,是也。 |
一 | 七 | 俊 | 三本作 |
一 | 八 | 為山東副使 | 三本東下有按察司三字。 |
一 | 八 | 楊鉁條上六事 | 三本上作陳。 |
一 | 九 | 老幼者 | 嘉本幼作弱,是也。 |
一 | 十 | 或濫役 | 嘉本作或濫充私役,是也。 |
頁次 | 行次 | 舘本 | 校記 |
二 | 前一 | 親自報念 | 抱本嘉本念作騐,是也。 |
二 | 三 | 一嚴襲替 | 嘉本替下有謂字,是也。 |
二 | 四 | 各從公起送 | 抱本嘉本起作保。 |
二 | 五 | 以憑撫按給文 | 抱本按下有官字。 |
二 | 九 | 罪當論死者 | 嘉本者下有追贓二字,是也。 |
二 | 十 | 從之 | 抱本嘉本從上有俱字,是也。 |
二 | 十一 | 臘入節 | 三本入作八,是也。 |
二 | 十二 | 馬價銀各五萬 | 抱本嘉本萬下有兩字,是也。 |
二 | 後三 | 楊巍上 | 嘉本巍下有條字,是也。 |
二 | 四 | 徐爌 | 抱本爌作礦。 |
二 | 六 | 遊擊兵營 | 三本無擊字,是也。 |
二 | 七 | 偏頭關 | 抱本頭下有等字。 |
二 | 九 | 禦各把總司 | 抱本嘉本各作冬,是也。 |
二 | 十 | 各以缺馬十分為則 | 嘉本則作率。 |
二 | 十 | 二等者補十之二 | 三本之二作之一,是也。 |
二 | 十二 | 一萬八百 | 抱本百作千。 |
頁次 | 行次 | 舘本 | 校記 |
三 | 前一 | 隨題准塩課銀一萬 | 嘉本隨作及,是也。廣本抱本萬下有兩字。 |
三 | 一 | 可足用 | 三本可下有以字,是也。 |
三 | 一 | 每歲視此買補 | 抱本嘉本此下有法字。 |
三 | 二 | 樁朋銀 | 廣本樁朋作朋樁。 |
三 | 四 | 鴈門等五十八驛馬贏 | 抱本贏作羸,嘉本作嬴。 |
三 | 九 | 持刀 | 三本刀作刃。 |
三 | 十 | 知勞 | 抱本嘉本勞作簩。 |
三 | 十一 | 為右都御史 | 三本為下有都察院三字。 |
三 | 十二 | 巡撫寧夏右僉都御史朱芨 | 三本夏下有都察院三字,芨作笈,是也。 |
三 | 後二 | 徐尚等 | 廣本無等字。 |
三 | 二 | 掌左府 | 廣本作掌左軍都督府,抱本嘉本作掌左軍都督府事。 |
三 | 三 | 掌右府 | 廣本作掌右軍都督府,抱本嘉本作掌右軍都督府事。 |
三 | 六 | 惟轎 | 三本惟作帷,是也。 |
頁次 | 行次 | 舘本 | 校記 |
三 | 六 | 違者聽部院科道參奏 | 三本道下有官字,是也。 |
三 | 十一 | 刑部員外郎 | 廣本嘉本部下有浙江司三字。 |
四 | 前一 | 張溶告永陵 | 抱本告下有祭字。 |
四 | 二 | 遇有警及事情重大者 | 三本警下有急字,是也。 |
四 | 四 | 參袁世械 | 三本參下有將字,是也。 |
四 | 六 | 浴南 | 三本浴作洛,是也。 |
四 | 十二 | 黃中 | 廣本中作宗。 |
四 | 後二 | 亦有下井 | 嘉本井作等。 |
四 | 四 | 稽覆 | 廣本覆作覈。 |
四 | 九 | 得 | 三本得作潯,是也。 |
四 | 十 | 福興衆漳 | 三本衆作泉,是也。 |
五 | 前三 | 六千餘金 | 廣本金作兩。 |
五 | 四 | 共二萬六十 | 三本十作千。 |
五 | 五 | 鳳漢二府 | 廣本嘉本鳳上有而字,是也。 |
五 | 七 | 故不便耶 | 三本故作顧,是也。 |
五 | 八 | 併覆 | 廣本覆作覈。 |
頁次 | 行次 | 舘本 | 校記 |
五 | 九 | 勘合引 | 三本引下有目字,是也。 |
五 | 十 | 駙馬 | 三本馬下有都尉二字,是也。 |
五 | 十一 | 山東右布政使 | 三本東下有布政司三字。 |
五 | 十二 | 為右僉都御史 | 三本為下有都察院三字。 |
五 | 後一 | 梁繼璠 | 抱本嘉本繼璠作維墦,明史功臣表作繼藩。 |
五 | 一 | 庚寅 | 抱本寅誤辰。 |
五 | 四 | 故今所患 | 三本故作顧,是也。 |
五 | 八 | 以養鎮重之体 | 三本養作失。 |
六 | 前二 | 仍刻該部 | 三本刻作勅,是也。 |
六 | 四 | 乞勑吏部將近舉邊才 | 三本近下有日所二字,是也。 |
六 | 五 | 九卿堂上科道官 | 廣本作九卿堂上官及科道。 |
六 | 五 | 併在外撫按官 | 三本併作并,是也。 |
六 | 六 | 量具 | 三本具作其,是也。 |
六 | 十 | 子力正強 | 三本子作年,是也。 |
六 | 後一 | 欲以萬里難至之物 | 廣本嘉本至作致。 |
頁次 | 行次 | 舘本 | 校記 |
六 | 二 | 計然持莢 | 廣本嘉本莢作筴,抱本作篋。 |
六 | 三 | 百姓困窮 | 廣本嘉本困窮作窮困。 |
六 | 四 | 來幾 | 三本來作未,是也。 |
六 | 五 | 賀一柱 | 廣本嘉本柱作桂。 |
六 | 五 | 復上疏固爭俱不報 | 三本固作力,廣本嘉本報下有「○以四川疊茂南路遊擊將軍署都指揮僉事沈鯨為分守松潘東路參將」二十八字,是也。 |
六 | 六 | 稱疾 | 三本疾作病。 |
六 | 六 | 上曰卿優 | 三本卿下有才字,是也。 |
六 | 六 | 總理國計攸關 | 嘉本總作綜。三本關作賴。 |
六 | 七 | 不允辭 | 廣本嘉本辭下有:「○改四川松潘南路參將盛愈謙為神機(嘉本機作樞)營參將」十八字,是也。 |
六 | 九 | 及守門官下御史逮問 | 三本門下有等字。廣本官下有俱字。抱本御上有巡按二字。廣本嘉本問下有:「○癸己陞河南按察司按察使陳瓚為山東布政司右布政使」廿三字,是也。 |
頁次 | 行次 | 舘本 | 校記 |
六 | 十 | 清江王 | 舊校改清作靖。 |
六 | 十 | 經 | 三本胳作賂, |
六 | 十一 | 邦薴 | 抱本薴作寧。明史諸王表與舘本同。 |
六 | 十一 | 忿怒 | 三本忿作憤。 |
六 | 十一 | 中尉約䞩 | 三本䞩下有約二字。抱本䞩作超。 |
六 | 十二 | 經胋經胋 | 三本二胋字皆作詀,下同。 |
七 | 前一 | 經 | 抱本 |
七 | 一 | 受狀 | 舊校改狀作杖。 |
七 | 三 | 且邦薴挷捕繫 | 廣本嘉本無挷字,抱本薴挷捕繫作寧綁捕擊。 |
七 | 六 | 毋得以貽後患 | 廣本嘉本作毋復縱肆,以貽有悔,有縱肆二字,是也。由本頁前四行之字起,至患字止,抱本脫。 |
七 | 十一 | 報可 | 廣本嘉本可下有「○甲午命歲給瀋府等府故輔國將軍胤族夫人原氏,奉國將軍表㯗淑人鄭氏,譽桓淑人王氏,知 |
頁次 | 行次 | 舘本 | 校記 |
七 | 十一 | 劉世延掌南京左府事 | 三本左府作左軍都督府。廣本嘉本事下有「○命江西都司僉書署都指揮僉事魏國忠充四川疊茂南路遊擊將軍○乙未命彭城伯張熊僉書中軍都督府事」四十三字,是也。 |
七 | 十二 | 為河南按察使 | 三本南下有按察司三字。 |
七 | 後四 | 王瓚民 | 廣本嘉本無民字。 |
七 | 四 | 常垣縣民 | 廣本嘉本無民字。 |
七 | 五 | 常興縣 | 廣本嘉本常作長,是也。 |
七 | 五 | 藩氏 | 舊校改藩為潘。 |
頁次 | 行次 | 舘本 | 校記 |
七 | 七 | 虞汴 | 廣本汴作卞。 |
七 | 八 | 宣化舉人 | 廣本嘉本化下有縣字,是也。 |
七 | 八 | 崇縣 | 廣本嘉本崇下有善字,是也。 |
七 | 十一 | 原鎮守 | 廣本嘉本原下有任字,是也。 |
七 | 十一 | 呂經鎮守陜西 | 由本頁後二行孝字起,至陜西止,抱本脫。 |
七 | 十二 | 勳臣傅派五世者 | 三本傅作傳,是也。 |
八 | 前一 | 限田七百頃 | 廣本抱本頃下有至七十頃四字。 |
八 | 二 | 傅派五世田溢百頃 | 三本傅作傳,是也。廣本無溢字。 |
八 | 五 | 李光先等各百數十頃 | 三本等下有田字,是也。 |
八 | 五 | 駙馬 | 三本馬下有都尉二字,是也。 |
八 | 七 | 各千數百頃 | 抱本脫頃以上卅九字。 |
八 | 九 | 寧晉侯 | 廣本嘉本侯作伯,是也。 |
八 | 十 | 甄輔等 | 抱本輔作武。 |
八 | 十一 | 駙馬 | 三本馬下有都尉二字。 |
八 | 十一 | 皆不能七百頃 | 三本無皆字,是也。 |
頁次 | 行次 | 舘本 | 校記 |
八 | 十二 | 宜令承業如田 | 三本田作舊,是也。 |
八 | 後一 | 陽武薛倫 | 三本武下有侯字,是也。 |
八 | 一 | 駙馬李名 | 三本馬下有都尉二字。廣本名作民。 |
八 | 四 | 王維熊等田二千餘頃 | 三本田下有約字,是也。 |
八 | 六 | 臣係元勳世裔 | 廣本嘉本臣下有中字,是也。 |
八 | 八 | 其冊不載 | 廣本嘉本冊下有籍字,是也。 |
九 | 前一 | 元勳世裔限以二百頃 | 廣本抱本以作田。 |
九 | 三 | 詔如議 | 嘉本議作擬。 |
九 | 五 | 定折耗以杜積蠧 | 抱本折作歲。廣本積蠧作侵漁。 |
九 | 六 | 故多為惡者 | 廣本嘉本為作偽,是也。 |
九 | 十二 | 復設驗試所 | 三本所作廳。 |
九 | 後三 | 巡撫山西右副都御史 | 三本西下有都察院三字。 |
九 | 三 | 以疾乞假歸 | 三本疾作病,歸下有許之二字,是也。 |
九 | 四 | 李 | 廣本嘉本 |
九 | 五 | 許之 | 廣本嘉本無許之二字,是也。由本頁後三行己亥二字起,至本行之字止,抱本脫。 |
頁次 | 行次 | 舘本 | 校記 |
九 | 五 | 頤垣 | 舊校改垣作坦。 |
九 | 八 | 各運司塩引預刷待領 | 嘉本待作持。 |
九 | 八 | 庫房陜隘 | 嘉本陜作陿,是也。 |
九 | 八 | 恐致浥瀾 | 三本瀾作爛,是也。 |
九 | 九 | 則輻凑並至 | 三本凑作輳。 |
十 | 前二 | 宜痛加省 | 三本加下有修字,是也。 |
十 | 三 | 朕夙夜驚惕 | 廣本嘉本驚作兢。 |
十 | 四 | 修舉業職 | 三本業職作職業,是也。 |
十 | 五 | 靳學彥 | 三本彥作顏,是也。 |
十 | 五 | 為右副都御史 | 三本為下有都察院三字,是也。 |
十 | 七 | 左參議 | 由上行辛丑二字起,至參議止,抱本脫。 |
十 | 八 | 劉瑞謚文肅 | 抱本肅作恭宗。 |
十 | 十一 | 為守松潘南路參將 | 廣本嘉本為下有分字,是也。由上行以四川起,至參將止,抱本脫。 |
十 | 後三 | 在衛月軍 | 三本軍作粮,是也。 |
十 | 四 | 謂京邊將士 | 廣本邊作營。 |
頁次 | 行次 | 舘本 | 校記 |
十 | 七 | 宜一寸 | 三本宜下有增高二字,是也。 |
十 | 七 | 立千八十步內 | 三本千作于,是也。 |
十 | 八 | 宜其法制 | 三本宜作寬,是也。 |
十 | 八 | 為各官軍 | 三本為作謂,各下有營中二字,是也。 |
十 | 十 | 謂各衛軍赴京 | 三本京作班。 |
十 | 十 | 多情僱充役 | 抱本嘉本情作倩,是也。 |
十一 | 前三 | 練士卒之精銳 | 廣本抱本練作揀,是也。 |
十一 | 五 | 兵藉日虛 | 三本藉作籍,是也。 |
十一 | 七 | 及各衛門騎占者 | 三本衛作衙,是也。 |
十一 | 八 | 其損馬匹 | 三本其下有倒字,是也。 |
十一 | 九 | 廣世子 | 三本廣作唐,是也。 |
十一 | 十 | 八歲 | 抱本脫八以上十九字。 |
十一 | 十一 | 惟 | 廣本嘉本 |
十一 | 十一 | 輔國尉 | 廣本嘉本國下有中字,是也。 |
十一 | 十二 | 養贍米三十石 | 由十行命字起,至石字止,抱本脫。 |
十一 | 後一 | 四萬兩 | 抱本萬下有餘字。 |
頁次 | 行次 | 舘本 | 校記 |
十一 | 二 | 惟確 | 舊校改確作。 |
十一 | 二 | 秉 | 廣本 |
十一 | 三 | 乞改正行 | 三本無行字,是也。 |
十一 | 三 | 能據法自首 | 嘉本首作守。 |
十一 | 三 | 以本爵祿終身 | 三本以上有准字,是也。 |
十一 | 四 | 聽撫按參治 | 三本按下有官字,是也。 |
十一 | 五 | 遣官祭長陵……永陵 | 廣本嘉本遣下有太常寺三字。廣本祭下有「太歲月將五祀之神。以元旦節遣定國公徐文璧武進伯朱承勳襄城伯李應臣新寧伯譚國佐分祭」卅九字,是也。 |
十一 | 六 | 杜繼宗 | 三本杜上有慶都伯三字,是也。 |
十一 | 十一 | 存留十分之二 | 三本二作三。 |
十一 | 十二 | 八百六十四 | 廣本嘉本四作六。 |
十二 | 前一 | 綿三十八 | 抱本八作五。 |
十二 | 二 | 九十八 | 抱本作八十九。 |
十二 | 三 | 六十二 | 抱本二作三。 |
頁次 | 行次 | 舘本 | 校記 |
十二 | 五 | 一千四 | 廣本嘉本四作三。 |
十二 | 五 | 四十四石有奇 | 抱本脫奇以上十三字。 |
十二 | 六 | 塩二百三十 | 廣本嘉本塩下有課塩二字,是也。 |
十二 | 八 | 茶課銀 | 廣本嘉本銀作茶,是也。 |
十二 | 九 | 六百一十七斤有奇 | 抱本脫奇以上十七字。 |
十二 | 十 | 屯牧田銀 | 廣本嘉本田作地。 |
十二 | 十一 | 二百二十九斤 | 抱本脫斤以上三十二字。 |
十二 | 後一 | 三十五石九斗 | 抱本脫斗以上二十九字。 |
十二 | 二 | 六千四十 | 廣本無四十二字。 |
十二 | 三 | 九千百三五十二石 | 廣本無五字。 |